关于高中生德育教育的思考
德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时代,高中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新时期的德育必须与时俱进,即自觉、主动地适应新时代,研究新问题,采取新方法,获得新成效。
我们应将学校德育工作放到学校的首要位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当代高中学生身处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各种媒体传播着丰富的信息,也包括一些不良的信息。而新时期的高中生,视野开阔,知识面宽,求知欲强,喜欢幻想,追求个性发展,追求时尚,对各种实践活动有强烈的兴趣,但意志薄弱,纪律观念、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钻研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精神,容易受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从而给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而长期以来的灌输式、命令式、强制式的德育工作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代的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接下来笔者就高中德育教育的有关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德育现状令人担忧,出现种种问题
1、德育现状与社会变革出现不相适应的矛盾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等环境对德育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平等、公平交易原则反映到学生的道德上则是过分强调索取、以自我为中心,许多学生认为社会上只讲求利益,市场经济就是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导致拜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泛滥。一段时期以来,在利益的诱惑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我国经济活动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缺乏诚信。高中生势必会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2、家庭教育不当带来的问题
学生家长重智轻德,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认为孩子如果按传统教育,让他们成为一个有集体观念、谦让、乐于奉献的人,那么孩子就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若按政治课讲的那一套去做,孩子则非傻不可。许多家长由于自身的偏见,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教育或引导不当,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冲突。
3、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1)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只是灌输空洞的跟不上时代的需要的教育内容。形式单一不够灵活,方法刻板不够生动,只做表面文章,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
(2)教师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德育教育,尤其是高考压力大,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和谆谆教导,思想上轻视了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缺乏辩证的思维去对待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还认为思想教育是学校或班主任的事情,与己无关,使学校和班主任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4、学生选择能力的误差高中生由于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部分学生以自己的兴趣、态度来认识事物,表现为学生对传统教育冷漠与疏远。对“新潮”事物和时髦行为诸如染黄发、剃光头、戴手饰、佩手机有一种特殊偏好,只从个人生活境遇出发,以个人的情感和态度看事物,缺乏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那么,针对目前的德育教育现状,就学校和老师来说,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应定位在育人高度
1.从育人高度看课堂教学的德育过程
如果我们能把课堂教学活动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过程,我们就会自觉地将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可能是有个性的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扬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创造性。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才算是抓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
2.站在育人高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具备如下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它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被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处于主体能动状态是使他们生命火花迸发出来的基础,而学校的问题常常是忽视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学校要为学生这个资源主体创造适合其开发生长的条件。学生的主要经历是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是这个资源主体开发的中心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素质是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
三.加强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德育教育不应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因此,我校由团委负责组织了一个心理咨询小组,在每周里定时间、定地点,以语言交谈方式矫治和预防学生的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帮助了许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让他们学会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认识现实、正视逆境,自信待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借助释放、升华、转移、自慰等方式克服不良的心境。
五.诚信教育要注重实效
高中生的诚信教育要在实效性上下功夫。要教育学生,只有恪守信用,才能博得他人的敬重和依赖,能为自己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开拓更多的发展空间,并维持更长久的发展。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良好的信用记录,就像一张通向成功的通行证,是必不可少的。特别重要的是,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诚信和道德品质修养,做到正人先正己,言教先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诚信教育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相互教育的互动过程。其中教师良好的诚信品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对于对高中生进行诚信教育来讲是必不可少的。